发布时间:2019-09-25 10:58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芜湖卷烟厂之所以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发展成为全国烟草行业大型骨干重点企业,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几个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够敢为人先,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紧紧抓住时代机遇:
80年代初期,芜湖卷烟厂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原辅材料按计划供应,限制了芜湖卷烟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而当时上海、杭州、阜阳等烟厂,或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因为库存烟叶与产品等级结构不尽相同,需要调剂余缺。为了搞活经济,开展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发展。1982年元月9日,芜湖卷烟厂与上海卷烟厂、上海市糖业烟酒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芜湖卷烟厂为上海卷烟厂联营加工生产卷烟5万箱,其中甲级“上海”3000箱,乙级“飞马”43000箱,丙级“劳动”4000箱。联营加工卷烟,按上海收购数量计算应纳税款,以税款芜湖市留成30%作为分配,其中上海得1/3,芜湖市财政得1/3,芜湖卷烟厂得1/3。在芜烟所得1/3中,60%上缴市财政,40%作为企业集体福利基金。
这一协作方式经中国烟草总公司批复同意,芜、沪两地联营加工正式启动,开创全国烟草行业横向经济协作之先河。
在取得一定经验后,芜湖卷烟厂又相继与阜阳卷烟厂、杭州卷烟厂、宁波卷烟厂、四川卷烟厂、淮阴卷烟厂开展横向经济联合,联营加工生产卷烟合作方式一直到1991年。
10年间(1982-1991年),芜湖卷烟厂共与沪、杭、甬、川等烟厂联营加工卷烟106.5万箱,占芜烟同期总产量的21.4%;实现税利5.77亿元,占芜烟同期税利总额的17.8%;其中联营税利在最高年份占到企业当年税利总额的36.9%。这一经济协作方式为芜湖卷烟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卷烟产量,改进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消费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与烤烟型卷烟相比,混合型卷烟具有高香气、低焦油、口感舒适、余味干净、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的优势,在沿海及北方市场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捕捉到这一市场信息后,芜湖卷烟厂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对混合型卷烟研制进行课题攻关。鉴于国外烟草企业在混合型卷烟开发上的技术优势,提出与国外厂家合作共同开发混合型卷烟的设想。1990年10月,芜湖卷烟厂与英美烟草集团香港BAT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英美烟草BAT公司帮助设计配方,并指导芜湖卷烟厂生产“都宝”牌美式混合型卷烟,产品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中国卷烟销售公司芜湖调拔站负责销售。1991年10月底,混合型“都宝”牌卷烟正式投产,从而改变了芜湖卷烟厂产品类型单一的状况,为芜烟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年共生产“都宝”牌卷烟1622箱,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两个月就实现销售收入625.5万元。第二年,“都宝”牌卷烟产量达到2.19万箱,增幅达1250%。1991-1998年,芜湖卷烟厂共生产“都宝”牌卷烟26.58万箱,销售收入总额9.21亿元,累计实现税利4.61亿元。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卷烟工业势必将面临国外各大烟草集团的强劲冲击,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一挑战,唯有尽快壮大品牌实力,缩短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差距,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手。在保持“都宝”牌卷烟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芜湖卷烟厂技术中心加紧对这一牌号进行更新改造,根据科技发展,赋予新的技术内涵。同时加强对新一代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开发研制工作,以“高香气、高品质、低焦油、低成本”为目标,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通过加强对外技术合作,不仅使芜湖卷烟厂丰富了产品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交流,使芜湖卷烟厂更清楚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拓宽经营思路,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
90年代中期以后,卷烟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烟草经济由短缺转变为过剩,买方市场业已全面形成,名牌风涌而起,高档烟商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再依靠加大生产投入和盲目扩大产量来寻求高效益已不可能。芜湖卷烟厂在保证技术改造和技术装备水平稳定提高的同时,把投入的重心放到提高企业科技水平上来。在“科技兴烟”上下功夫,实施名牌战略,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科技实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实施名牌战略是推动企业腾飞的动力。80年代中期,芜湖卷烟厂生产的外香型“芜湖”牌卷烟曾红极一时,单牌号年销量在10万箱以上,一度成为芜湖卷烟厂的标志性产品。后来由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外香型卷烟市场逐渐萎缩,芜湖卷烟厂面临着在新时期下树立新一代名牌的重任。进入90年代后,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反馈信息,芜湖卷烟厂选择“迎客松”卷烟做为实施名牌战略的出发点,并开始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制高点,以技术改造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落脚点的技术进步体系,通过加强人才培训,建立完善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综合素质,为实施名牌战略提供坚实的保障。
通过转变观念,夯实市场根基,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科技进步,芜湖卷烟厂实施名牌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迎客松”卷烟1998年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1999年5月,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的53个“1999年全国名优卷烟”牌号中,“迎客松”,“盛唐”双双榜上有名,进一步提高了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仅1995-1998年4年间,芜湖卷烟厂就生产“迎客松”系列产品15.6万箱,销售收入13.4亿元,实现利税8.98亿元。预计到下个世纪初,“迎客松”系列将发展到10万箱以上产销规模,在国内卷烟市场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http://ronnetsell.net/yingkesong/1381.html热门迎客松